“蜀繡”并非“川繡”
發布日期:2016-09-12 14:44:28 訪問次數:2094
縱(zong)觀(guan)歷史,“蜀”早,“四(si)川”晚,“蜀地”基本不變,“四(si)川”轄(xia)地多(duo)變;“蜀”文化味濃(nong)(nong),“四(si)川”地域味濃(nong)(nong)。將(jiang)“蜀繡”稱為“川繡”存在歧義。因此,蜀繡特指歷史悠久的世代相傳的起源于川(chuan)西(xi)古蜀地的傳統手工刺繡(xiu),不宜稱為“川繡”。
曾經有文章講,蜀繡又稱“川繡”。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。“蜀繡”不宜稱作“川繡”,因為“蜀繡”是文化概念,而“川繡”是地域概念。
起源于古蜀國的民間刺繡。古蜀國大體在現四川省的成都平原。傳說,蜀族得名于蜀山氏,歷經蠶叢、柏灌,魚鳧、杜宇、開明五個王朝,到開明十二世時秦滅蜀,大約有一千余年的歷史。古蜀人創造了燦爛的古蜀文明。其中包括巧奪天工的刺繡技藝蜀繡。秦以后,在漫長的兩千多年的歷史中,蜀地雖多經戰亂、變革,但扎根于民間的蜀繡技藝仍世代相傳,并與我國南方的蘇繡、湘繡、粵繡技藝融合滲透,歷經兩漢、唐宋、明清三個高峰期,逐步形成了具有濃郁川西地方特色的針法技藝,最終在清代確立了其在我國傳統工藝中的重要地位。因此,蜀繡是我國傳統刺繡工藝中的一大流派,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和豐富的內涵,并非單指四川地區的刺繡。
而“四川”是地域概念。秦惠文王更元九年(公元前316年),秦王派遣大夫張儀、司馬錯、都尉墨率兵伐蜀,冬十月滅蜀后又攻占巴國國都,古蜀國、古巴國先后滅亡。秦統一巴蜀后,先后設巴、蜀、漢中三郡。蜀郡為秦王朝下的一地方政權。到宋時,宋太祖平蜀后于咸平四年(公元1001年)在古巴蜀地區設立益州、梓州、利州、夔州四路,總稱“川陜四路”或“四川路”這是“四川”得名之始。南宋時簡稱“四川”。解放后,“四川”曾包括“巴蜀”兩地。后重慶直轄,現四川省僅轄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、川北地區,縱觀歷史,“蜀”早,“四川”晚,“蜀地”基本不變,“四川”轄地多變;“蜀”文化味濃,“四川”地域味濃。將“蜀繡”稱為“川繡”存在歧義。因此。蜀繡特指歷史悠久的世代相傳的起源于川西古蜀地的傳統手工刺繡,不宜又稱“川繡”。這也是蜀繡被列為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內涵和重要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