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繡國旗贈早報一針一線都是情
發布日期:2016-09-13 13:48:20 訪問次數:1821
9月初,四川省蜀繡(xiu)工藝美術大師江學強開針領銜繡制一面長144厘米、寬96厘米的國旗,將于國慶當天在金沙博物館舉行的慶祝活動現場收針并展出,獻禮新中國六十華誕,國旗將收藏在金沙博物館。隨后江學強又領銜開始另一面國旗的繡制,這面國旗將贈予本報作為收藏。昨(27)日,這面長96厘米、寬64厘米的國旗已經繡制完成,并裝裱成框。
國旗繡好裝裱成框
昨日下午,記者再次來到“蜀繡苑”,之前用來繡國旗的繃架上已經空出來,繡工正在往上繃另外的布料。“國旗已經裝裱好放起來了。”江學強說,隨后兩名女繡工將裝裱好的國旗抬了出來,黑色木質邊框、白色內邊,將國旗襯托得更加鮮艷、莊重。5顆由上好金黃蠶絲線繡制而成的五角星更是立體生動,金光燦爛。江學強介紹,因為是蜀繡的國旗,不方便像一般的國旗那樣插上旗桿,所以采用木框裝裱起來,便于《天府早報》保存收藏。
獻禮祖國
近30年刺(ci)繡生涯中首次繡的兩面國旗均已完成,江學強有些激動起來。江學強說,雖然她們沒有眼含熱淚,但心中卻是同樣的激情澎湃,每一針每一線都是情。
目前,第一面大國旗也早已準備好。在10月1日金沙博物館舉行的慶祝活動現場,10名繡男繡女將穿上特別訂做的白色旗袍或米色錦緞唐裝,進行收針儀式,屆時現場還將會有一幅兩米多長的“牡丹鯉魚”同時收針。早報記者 肖瑩佩 實(shi)習生金春色(se)攝影黃瑤